來源: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:2021-10-25 09:58:46
10月15日,余吾煤業安裝預備隊李師傅和同事拿著從回收站分揀回收的舊皮帶,在機修廠剛剛發明的皮帶切割機下進行切割,不到半個小時就裝滿了一車。李師傅和同事們開心地拿著切割好的皮帶便下井了,這些皮帶下井后,將會用作工作面單體柱的“護繩”,實現廢物再利用。
據了解,這個皮帶切割機是機修廠王平師傅做出來的。只見他和同事把一條長皮帶放在切割機上,三分鐘后,17條寬40mm的皮帶就切好了。王平告訴記者,這個皮帶切割機在發明制作時攻克了一道道難關,效果十分明顯。
原來是8月份,王師傅路過安裝預備隊工房時,看到有工人正拿著小刀對皮帶進行切割。整個過程費時費力,而且容易劃傷手。愛“管閑事兒”的王師傅便動起了腦筋。為何不做一個切割皮帶的機器,提高大家的干活效率呢?一個皮帶切割機的草圖立即浮現在了王師傅的腦海里。
王平的想法得到了廠里的大力支持。“太難了,從構思到設計,整整用了2個月的時間。”王平告訴記者。在王師傅的介紹下,記者了解到皮帶切割機由傳動滾、壓帶裝置、平臺、從動托輥、刀臺和卷皮帶條6個部分組成。結合精益思想指導下的“算賬文化”,每一個部分都是王師傅用廢舊材料、設備、零件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。要想成功切割皮帶,“刀臺”是這個裝置里面最核心的部分,也是王師傅鉆研了半個多月時間的難點。
皮帶的長度和寬度不一樣,切割用到的刀也不一樣。在試驗的過程中,不是出現刀被損壞的情況,就是存在皮帶打滑的現象,導致從平臺的一邊均勻地切割到另一邊非常難。王師傅一點一點試驗,用過各種材料的刀,經歷了50余次的失敗,最后,王師傅用回收上來的廢鋸條,輕打磨細鉆研,在磨石上耐心打磨,一遍又一遍,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刀具用于刀臺之上。“這個刀具是我自己打磨出來的,一共打磨了20把刀,作為備用。”王平介紹說。
說話間,又有員工拿著皮帶來進行切割。王平和同事開心地為他們介紹了自己研制的裝置。“皮帶切割機真的是省時省力。用以前的手工來割,我們2個人一天能割60多條,手上也早就磨出了老繭,非常不容易,王師傅的裝置幫了我們的大忙,太厲害了!”前來切割皮帶的綜采一隊員工說。
記者從機電科了解到,皮帶回收是采掘銜接中常有的事情,隨著采掘的延伸,綜采隊組和掘進隊組一個月可以回收600米左右的皮帶,在皮帶切割機的“幫助下”,皮帶有了更多的用處。
(文/圖 劉明星 武越)
責任編輯:崔婷婷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